看着孩子写作业时抠橡皮、背课文时神游天外炒股股票配资官网,家长们总在崩溃边缘徘徊。
对此,也有家长抱着“摆烂”的心态:
“孩子还小,长大了懂事就好了”
“不都说上初中后孩子会开窍吗?到时候就好了”
但实际上,根本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!
作家苏心曾说:
“孩子就是孩子,自律性很差,没有几个孩子能管住自己。不要以为你去上班了,他会在家里学习。
你看他老老实实坐在那里,说不定正在玩游戏呢!”
教育路上,永远都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觉,而是做对三件事。
1、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展开剩余86%从小养成的生活习惯,是会跟随人的一生的。
认识一位中科院的心理学博士,他讲自己从小就被妈妈要求早睡早起。
晚上10点前一定要睡觉,早上8点前一定要起床,然后吃早饭。
一年365天,他都别想睡懒觉,一定会被妈妈喊起来吃早饭。
妈妈说:“早上好好吃饭,这一天才能精神饱满。”
以前,他一直觉得妈妈很烦,晚上想多读两行书,多玩一局象棋,都会被妈妈赶着去睡觉。
但后来,等他上大学,看到周围的同学昼夜颠倒、作息混乱,自己却依然能早睡早起,有条不紊地去学习和生活时,他忽然觉得妈妈无比睿智。
规律的生活,能让人保持清醒的头脑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体魄,也能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。
因此,家长应该从小带着孩子,从自身做起,养成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。
作息规律、按时三餐、穿戴整齐、房间打扫干净、东西用完放回原处。
同时,不要事事代劳,教孩子学会做家务,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。
2、在学业上,懂得“课题分离”在阿德勒的心理学中,有课题分离这一观点,简单来说,就是人们能够区分什么是自己的课题,什么是他人的课题。
学习,说白了,始终是孩子的课题。
而家长的课题是激发出孩子的自主性,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,而不是过分负责,过度干预孩子的学习生活,让孩子产生了依赖不说,还破坏了亲子关系。
有这样一则故事,教育家陶行知一次在大学演讲,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和一把米。
他按住公鸡的头,掰开嘴,大公鸡拼命挣扎,就是不肯吃米。
陶先生松开手,自己后退几步,大公鸡就开始自己吃起米来。
陶先生说:
“教育就像喂鸡一样。强迫学生去学习,把知识硬灌输给他们,学生是不情愿的。即使学,也是食而不化。
但是,如果让学生自由地学习,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,那效果一定好得多!”
放在家庭教育里,这个道理一样适用,父母干预、逼迫得越多,孩子反而越被动、越差劲。
很多家长每天一遍又一遍地催孩子学习,做哪些课外作业,做完了又仔细地帮他检查,最后连第二天上学书包都帮他整理好。
孩子习惯了被父母推着走,从来没有真正地形成“自律”,全是“他律”。
信任是孩子主动、独立学习的第一步。
学习是很私人的事情,随着孩子的成长,父母应该逐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,相信并鼓励孩子把学习这件事做好。
3、生活中,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不少孩子,在学习上受到的挫折和压力太多,学得慢、学不完、学不进去……回到家里,在父母这里又感受了各种贬低和嘲讽。
孩子越来越焦虑,也越来没有自信,在学习上表现得十分被动。
其实,孩子越是在学习上有困难,父母越是要花心思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。
因为着急而一味地批评孩子,反将孩子的心越推越远。
怎么做呢?
首先,多给孩子积极暗示。
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所小学里选了18个学生,并对他们说:“你们未来最有发展前途”。
一段时间后,他发现这些被选出来的学生果然在各方面都进步很大,表现非常优秀。
这就是著名的“罗森塔尔效应”。
生活中,我们也应该多给孩子一些积极的暗示,让孩子产生“我能行”的良好感觉。
你的积极期待,对孩子会是一种巨大的鼓舞,哪怕是一个赞赏的微笑、一句真诚的鼓励。
其次,多和孩子聊天谈心,拉近你们之间的关系。
史蒂芬·柯维在《高效能家庭的7个习惯》中写道:“爱的主要法则共有三个:接纳而不是厌弃,理解而不是评判,参与而不是控制。”
在孩子的学习之路上, 家长要时常主动实践这些法则,你们之间时常有爱在流动,你就能随时随地帮助他。
最后,多样化地去定义你的孩子。
在很多家庭,因为学习,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如履薄冰。
孩子书念不好,立马被贴上各种各样的负面标签,孩子在家中体验不到任何成就感和价值感,早早地就产生了自我放弃的念头。
这样的孩子想要发展出自律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正如《少有人走的路》一书中写道:
“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自律的基础,因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时,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。”
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,帮助他确认自己的价值,最后哪怕孩子暂时学不好,他的内心始终是富足的、自信的,更加有勇气挑战困难。
知乎曾经有这样一个问题:人为什么非要自律?
有一个高赞回答是:因为自律,我们才不会被生活揉捏搓扁,才能离自己想要的生活更近一点。
是啊,如果没有良好的自我控制与自我管理能力,孩子们失去的不仅是眼前学习上的竞争力,有可能还会输掉整个人生。
而自律的孩子的背后,都离不开父母日夜点滴的托举和陪伴。
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悉心养育下炒股股票配资官网,培养出良好的习惯,养成自律的优秀品质
发布于:江西省老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